眯宝贝丨最专业的幼儿教育交流平台
10月4日,终于和德国的朋友联系上了,更新在最后。
=====================================================
这个题干里证伪的材料吸引了我,想补充点内容,订正些内容,然后再是认认真真回答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不必删去,相反,很有意义)
订正和补充内容是针对关于Vorschule以及教育制度的理解。首先我声明我借鉴的也主要来自大英百科全书的注解,和对照英国的情况。
Vorschule是19世纪中期普鲁士和德国北部城邦对于预备课的称呼,而这个预备课所预备的就是12岁到18岁的Secondary School(中学)。由于普通小学(Primary School)课程内容和中学教育衔接不是很好,在Vorschule体系中会增设一些必要的课程,而Vorschule本身有私立也有功立并且都是要收费的。所以造成了普通家庭上学难的问题。接下来就是题干提到的魏玛宪法,对于Vorschule的禁止。
回到题目原本的方向,德国真实的学前教育情况是怎样的?上个月bbc有个很有意思的纪录片《Make Me a German》(让我当回德国人),想看看英国人按德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一段时间会是虾米感觉。于是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德国有孩子家庭孩子的平均数量)去德国一个普通城市(纽伦堡,巴伐利亚区第二大城市,兼顾小镇风情和拜仁区富裕城市气息,还有值得玩味的纳粹时期遗迹,非常值得一去,啊啊,离题了。)生活一个月的时间。牵涉的东西五花八门,其中就提到了学前教育。
以下是这个家庭瓜子老爸,德国混血妈妈和两个萌娃。
学前教育在德国是啥样子?简言之的确就是没有学前教育※。
(如上图字幕:有一件事情和德国的成功没有关系,那就是对儿童的超前培养)
德国的小学(Primary School)和中国一样开始于6岁(而英国是4岁),六岁前的德国小盆友大多只有两种选择:和妈妈呆在一起或者去幼儿园。在德国的文化和认识里,母亲(这被视为职业)的位置很重要。对于只有父亲有收入的家庭(即母亲是家庭主妇)税收制度上有很多优惠,而同时育有儿女的话会有更大的补偿。所以,在孩子三岁以前,三分之二的德国家庭的女方会选择呆在家里。
因为在的国人眼中,这是极为重要的维系家庭稳定和子女健康成长的事情,当被人问“你是干啥的?”时候,“我是一个母亲。”是一句很自豪的回答。
那么,三岁以后的孩子有了行动能力,这时候就可以去幼儿园了。
纽伦堡地区的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的?相信大家很熟悉了。什么,没看到图?上面那个带着耳罩的妈妈牵着卷毛娃娃就!!!!是!!!! 在!!!!幼!!!!儿!!!!园!!!!纽伦堡的森林幼儿园Forest kindergarten
。。。
下面是老师介绍新来的英国小朋友时,童鞋们坐在教(sen)室(林)的凳(yuan)子(mu)上,请忽略那两个已经开始奔跑的熊孩子。。。
上课干些什么呢?
第一乐趣,烧火。。。看来德国人没有玩火会尿床的说法。
(字幕说他们不论刮风下雨都是在这块地方放养,上厕所就直接施肥就是了)
没有五颜六色的玩具,你看这位把自己当兰波在打扮的小姑娘。。。
(字幕:玩具在这里被禁止,孩子们玩着自己发明的游戏。。。不带拿炭灰涂脸这种吧?)
乐趣二, 爬树。。。
(字幕是那个妈妈说她孩子估计是不想回到普通教室去了)
是的,娘亲和幼教阿姨就在几米开外地方看着。。。(字幕:我好喜欢这个啊,一树的小孩诶,太棒了。。。)
这跟咱们平时听到的精确严谨的德国人根本就不一样好不好?
恰恰相反,能让小孩玩火,爬树,在野外摸爬滚打却没有小孩受伤,家长投诉,政府撤销就是在反映监护的能力(对比我国不是有担心学生受伤而取消春游的事情吗?)。而让孩子接触自然,互相合作,发展身体的能力,远离电子人工的玩具更别说什么心算钢琴外语课,才是德国的学前教育的宗旨。当然可以说国情不同,可是如果我们的压力的解决办法唯有打造一批操着外语能吹会拉却不会分享自己的零食的事儿事儿的小大人的话,我们的起跑线是不是太过奇葩了呢?
※ BBC纪录片戏剧性还原的是普通家庭的生活方式,所以普通家庭选择幼儿园的方式和儿童入学时间并不能得到“德国没有学前超龄教育或特殊教育”的结论(这也是我的答案在一开始遭人质疑的地方)。特别是仔细辨别纪录片中的统计数据(因片子在iplayer上下档,无法截图),幼儿园上学时间是早8点到下午两点(涵盖午饭和饭后休息时间),然后就会放学。这样的上学模式一方面恰恰契合纪录片中提到的德国家庭妇女(母亲)每天平均花在家务上的时间——4个半小时,也就是说妈妈们可以利用小孩上幼儿园的时间做家务和吃个午饭。而另一方面,下午的时间很有可能被利用起来接受早教活动,当然这里针对的人群的比例未知,但是可以预见这是自选行为,而且和家庭收入社会地位有一定关系。所以,德国的学龄前儿童再被鼓励接触自然和同伴时也还是有被“开小灶”的可能,但绝对不是大多数家庭的现象。
就这件事情我写邮件给了一个在德国开会认识的同行,前阵子一直等邮件,结果他很不好意思的说最近太忙,他是趁着10月3号的假日(Day of Unification)回复我的——因为我们邮件里还有些别的事情。他说的确大部分情况下就是如BBC纪录片里的一样,3岁入幼儿园成天玩,但的确也有钢琴班双语课的市场。但是最重要的一点,真正的额外特长学习一般都是6岁多开始(足球,芭蕾什么的),因为大部分德国人相信孩子自己的选择权利更加重要。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爱好甚至成为他们未来职业方向。也许被幸运女神眷顾,也许是吃一堑长一智,这样的过程和自由度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观点不代表眯宝贝家园互动平台立场,本文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家园互动,数数微信群的那些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