眯宝贝丨最专业的幼儿教育交流平台
我们国家目前还是应试教育为主,我们的观念还是比较传统保守。我们很难接受外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小学校长说1-2年级不学数学就要被批评说胡作非为;幼教平台的出现却因为很多大龄园长的拒绝而颇受困扰。我们在学校所有的学习目的都只为了升学,学习音乐舞蹈或者体育,就为了让自己的特长有那么一点点的体现。可是,不是所有的学习专业的艺术生都是有天赋的,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擅长却又不得已为之。即使应试勉强成功了,也难会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在本方面有比较大的成就。因为没有兴趣,没有天赋。篮球或许你靠着刻苦练习,掌握所有的技巧,你也能玩的炉火纯青。可是绘画,光靠技巧是不能留下一副让后人品评的传世之作的。显然,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快速地接受像幼教平台这样的新鲜产物,培养出多种多样的人才来建设我们的国家,这才是教育该做的。
我们常说要因材施教,可是实际做到的又有多少呢?清代思想家龚自珍都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是100多年过去了,我们依旧不断地扼杀着孩子的天赋特长、让她们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学习,背诵。每天就重复着机械的动作,放学还有写不完的作业,哪还有时间想说我的理想是什么?
当然,不能因为现状如此就不能停止推行素质教育的脚步。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1. 改变观念。只有思想改变了才会改变行为。老师要摒弃很多传统的守旧的想法,不要把孩子只简单地分为好学生与差学生,而要认识并承认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特长得以最大的发展与成长。著名画作《登攀》的作者当初考取浙江大学,数学成绩烂的要命,但美术特别优秀。要不是竺可桢校长慧眼识人,破格录取,世界上就会因此少一位大师。所以,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要有打破禁锢的思维。
2. 创造条件。和很多事一样, 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有了充分的准备,接下来就要付诸行动。当我们的老师改变了想法并成熟以后,我们就要为此事的实现而采取行动。那么,我们常说的“兴趣小组”就是最好的方式。老师都可以成立兴趣小组,使有共同兴趣的小伙伴在一起。比如音乐课,有的同学喜欢吉他,有的喜欢钢琴,有的喜欢笛子,有的喜欢演唱。体育课,有的喜欢踢足球,有的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跳绳。课外活动的时候,同学们休息活动的方式总是五花八门。对于老师来说,这是绝佳的来挖掘学生更多特长的机会。
3. 提高老师自身的素质。俗话叫打铁先要榔头硬。名师出高徒,如果我们老师不能认同我们的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不能熟练的运用到教学的工作中去,还是不要盲目的行动,以免弄巧成拙,最终使事情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总而言之,国家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我们的教师一定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能一成不变。要学会适应并接受像幼教平台类似的新时代产物。